“王霜左脚没有吃准部位,但是外围王珊珊拿到再给王霜...”
“哎——漂亮!!!”
下一秒,全场沸腾。
橘绝不是为了凑字数在copy讲解员的解说,
只是想尽量描述在前两天的那场女足比赛的最后12秒,
有,多,精,彩。
在韩国队已经领先的情况下,第69分钟,王霜一脚任意球,直接破门;
追平比分后,又在王珊珊助攻下,低射破门,让球直窜死角。
这一球,直接扭转结局,
用4:3的总比分为中国女足赢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入场券。
优秀吗?
(就算说我武断也要大声呼喊)
这群姑娘,完全值得全世界掌声。
赛后王霜的采访发言,又让人对她的喜欢更多了一些:
“比赛从未想过放弃...因为我们都相信,一百三十多天的训练,每堂课一万多以上的跑动距离,冲也能把她们冲垮...相信我们体力能去压制她们...”
虽说文体不分家,
可现役运动员和艺人还是有着很大不同,
她们生活的大部分已经被训练和赛场填满。
橘去翻了翻这群女足姑娘的日常,
越了解,也就越发现了她们的优秀和可爱。
王霜:
20岁时就看准机会,冷静射门,打破了美国队11年来主场104场比赛不败的纪录;
又成为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亚洲区预选赛上,力挽狂澜的人物。
#当时中国0:1落后了朝鲜整场,在终场哨响起前,她制造点球,亲自主罚命中,扭转了战局
是帮助当时所属球队(大连权健)连续两次夺得女足超级联赛冠军,接着拿下2017年的超级杯,
带着“年度最佳球员”的荣耀,签约了巴黎圣日尔曼女足。
而得到一向傲娇的欧盟赛场的认证,她只用了39分钟。
随后就是因为表演太出色,成为当地体育媒体的头条⬇️
前总统也知道她⬇️
世界级教练也给出了”没有什么比当下更完美“的肯定。
正当她在法国创造前辈都没经历过的历史时,
在巴黎圣日尔曼队效力即将满1年,
她突然提出解约,毅然回国。
也没啥不能说的秘密,
女足缺人,又面临着备战奥运。
没几个月疫情的爆发,
身为武汉姑娘的她又第一时间捐款60万,
直接捐出了过去一年的工资。
到4月8号那场帮助女足1-0取得领先的张馨;
2017年全运会结束后,
就决定退役回家结婚生子,
等到2年后国家队缺人之际,
立刻决定复出;
即使那时她儿子刚好8个月。
不过橘想说的不是她的牺牲多少,
也不是“勉强”衬托出的伟大;
而是这次复出背后她的自由选择和心甘情愿。
正如她自己说的:
因为想继续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,所以选择复出。
万幸也得到了全家的支持;
#为了给她带小孩,张馨妈妈停掉了多年的服装店生意
从退役结婚生子到为了梦想再次复出,
她带来了新的希望,无论年龄和状态,每个女性都有权实现自我价值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当然对足球这项运动来说,
相比个人英雄主义,集体配合往往更重要。
把眼光范围扩大到整个女足队伍,会发现优秀的是整个团队。
完全舍得对自己下狠手;
这是她们训练结束后的日常,
#理疗
#绷带
#各种伤痛已经见怪不怪
日常是受伤之后晚上治疗,白天就带伤训练。
硬挺已经成为必修课;
#敷个冰袋就上场
#甚至生理期也要坚持踢完全程
“girls help girls”也处处可见。
这是两年前的梅州四国赛决赛,
又是迎战韩国。
王霜与韩国球员任善珠拼抢过程中,对方抢不过就从身后下黑脚将王霜踢倒,然后膝盖顶向王霜头部;
李影见状,立刻冲上来保护队友↓
结果因为出头,吃了一张黄牌被罚下场。
场上霸气互队友;
场下也是队里保护伞一样的人物:
“不管是谁,都不允许欺负我队友。”
对内氛围真的很好,
私下是这样的↓
吐槽起队友也毫不嘴软↓
可是在训练时,也是真的认真。
疫情隔离期间为了保证体能,她们直接在酒店走廊做力量训练。
才会有这两年不断刷新的好成绩↓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可荣耀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,
83年女足成立,三年之后就获得亚锦赛冠军;
到95年的世界杯,
面对当时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世界排名都超越太多的瑞典球员,
女足姑娘们整整坚持了140分钟,
连当时央视对她们的表现解说都是:
与其说是拼体力,不如说是拼意志拼精神。
有成绩,可是在残酷的竞技体育赛场上,成绩绝不是定义女足精神的唯一。
或许就像来自田震唱的《铿锵玫瑰》的女足精神,
“风雨彩虹铿锵玫瑰,
想想明天又是日晒风吹
再苦再累无惧无畏。"
女足精神,从来都是在压迫里成长起来的。
时间回到将近40年前,
因为男足队员抱怨女足侵占了他们的训练场地,
女足不得不搬到了四面环山的广东英德训练基地。
那地方有多艰苦呢?
#足球场是靠自己跟开垦农田一样挖出来的
#宿舍条件是老鼠可以自由穿梭,隔音是啥,基本不存在
#再看女孩们洗澡的环境,连淋浴喷头都没有
这是一张当时训练的老照片,女孩们基本就是在泥泞当中成长起来。
当时办了一场比赛,十多年后的纪录片对这场比赛定义是“也许是世界上最惨烈的一场女足比赛”。
(完全担得起)
#环境
#碰巧又碰到3月的雨季,草还没长起来,女孩们就直接下到雨水浸泡的泥地
#现场照片
#7度的气温,手脚都冻僵,又没多余换洗衣服,保温怎么办,只用把睡觉的毛巾被披在身上
即使是经过十多年后的改良,
镜头里看着还是和乡村小学的足球场差不多;
可是这在当时经历过那一切的原女足队员张红红嘴里,
要比原来好多了。
到如今,虽然各方面和当初相比都好了不少,
但还是能轻易感受到世界的参差。
仅从待遇上看,像王霜这样的顶级球员,年薪也不过60w,更别说其他的女足普通队员了。
#最美守门员赵丽娜至今买不起房
#前女足队员王丹丹就因为薪水太低,宁愿去开服装店都不愿意继续踢球了
更荒唐的,
队员亲口证实,过年领导视察,给每个人10块钱红包;
内忧,外部也没好到哪儿去。
#最明显的,很少有赞助商愿意出资赞助女足。
困境还不仅只限于经济上,
男足也更容易为自己发声。
一个简单对比;
同样都是创造历史的挺近欧洲球场,
武磊在西甲球场上踢进首球时,
对他的报道是:
“球王”“书写历史”“中国骄傲”“球迷等了10年”...
等到了同样是在欧洲赛场上的王霜,
用词明显要保守得多。
#是几乎白描的报道
#再夸张,用词也只限于“惊艳”2字
没有说武磊不好的意思(武磊球迷不要来骂我),
只是同样都是为国足创造历史的人,
为什么一个可以在央视报道里被称作“书写历史的人”,
而另一人在官方报道里,最大的赞美就只限于惊艳?
而她的只花39分钟就奠定了自己在异乡球场上的地位,
是第一个在欧足联俱乐部正赛中破门的中国大陆人(早于武磊),
这些辉煌,仿佛自动被隐身了。
忍不住想问,要做得好到什么地步,女足姑娘们才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呢?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在不断了解女足的历史里,
还有一个最让橘印象深刻的,
从第一代的女足队长孙雯,到如今的王霜,李影甚至是普通的足球爱好者们,
她们有一个共同愿望,
希望更多人来关注女足。
只有关注的人越多,
女足姑娘们的待遇才更可能被提高,
才能让她们的汗水值得,
才能让在中国艰难发展的女足,
有可能不再艰难。
让人振奋的是,
一些好的改变,
似乎已经在悄悄发生了...
#已经开始资助专业队员
#而得到帮助的女足,也在用自己的力量,影响下一代能加入她们的队伍
最后一句
除了女足
女排女篮也都进了奥运会
看到如今姑娘们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
真心为她们感到开心
无论未来几个月比赛结果是啥样
都要提前对她们说一声
你们真棒
以及别有负担
好好享受奥运会